【聚焦党代会/成就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就(三)

2019-05-26

以践行“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学校在长期工作探索中,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结合“滴灌”点滴滋润、持久发力的特点,改变传统漫灌式、粗放式教育模式,施行“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升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发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方案》,完成“进教材、进课堂、专题教育、教研工程、网络育人”等五个方面19项任务,实现“人员、课堂、过程”全覆盖。举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宪法、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精神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全国高校“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河北省启动仪式及首讲授课和“改革先锋进校园”集中宣讲活动。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出台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河北大学党委意识形态工作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河北大学网络意识形态实施细则》等为统领的理论武装、思想教育、新闻宣传、舆情引导、阵地管理等方面的制度20余项,为扎实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是健全体制机制。成立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和意识形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明确校院两级党委领导班子负主体责任。健全两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机制,建设“河北大学学生事务网上服务平台”,构建 “七位一体”统战工作体系。逐步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全体部门和学院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各中层单位均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基层党委中心组,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助理,建立了中心组学习秘书、新闻通讯员、舆情信息员、网络评论员等专业工作队伍。形成以专职辅导员为主体,任课教师和兼职辅导员为两翼,心理指导教师、园区生活指导教师、社团指导教师为辅助的“一体·两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实现思政工作队伍职称评审单列评审指标,单设评分标准。

(二)不断夯实基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一是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建立25个教学单位“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和1个“课程思政研究指导中心”,遴选立项52门“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给予专项建设经费支持。召开“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与“课程思政研究指导中心”对接会,实现了指导中心教师和教学单位的对接。组建“课程思政工作微信群”,不定期发送课程思政改革文章,选派7名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教师赴河海大学参加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会交流学习,不断加强课程思政改革理论学习工作。

二是不断提升思政课时代感和吸引力。探索实施“微电影”教学法。2013年以来150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拍摄微电影3500多部。相关成果荣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优秀教学方案”一等奖、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进行报道。开展“读经悟典”活动。自2015年开展以来,共撰写学生读书笔记数千篇,发表论文110多篇,涌现出人民出版社十大优秀学术著作《重建马克思经济哲学传统》等学术专著10余部,师生共同“读马列经典,悟人生真谛”,使学生从心灵深处切身感受到科学理论和马列真理的巨大魅力。推进“三走进”工程。2009年启动思政课师生走进社会、走进实践、走进生活“三走进”工程,十年来建立“三走进”实践基地6个,撰写调研报告、学术论文300多篇,立项课题100多项,开展理论宣讲500多场。

三是做强哲学社科。目前,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拥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20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分别占比为67%、48%、77%。在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占比57%,在18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占比50%,在12个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中占比67%,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在学校整体学科体系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和地位。学校不断推动文科登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连年位居省内第一且连续三年获得重大项目立项,年度项目立项数达到“985”高校平均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始终保持省内领先,科研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学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导向,坚持将研究成果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有效统一,大力开展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建成河北省新型智库2个,河北省重点培育智库1个,两个基地入选CTTI来源智库。学校教师为河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专题讲座并得到肯定,近五年有20余项智库成果获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杨宝忠教授参与的中华字库国家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到位经费1803万元,创下我省社科项目单笔经费之最。

四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制定《河北大学思政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河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管理暂行办法》,逐步落实“专任教师+特聘教师”双师制度。认真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央精神宣讲团”,充分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优势,加大力度支持建设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河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努力将马院建成集教学、研究、宣传于一体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逐步提升理论阐释能力,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研究》等多部重量级学术研究成果。

(三)注重政治建设,做好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强化教师准入考核。严格教师资格制度,将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作为参评教学职称的必备条件。结合学校实际,每年对新晋升职称的人员及时开展聘用,签订岗位任务书。制定《河北大学外国文教专家聘请与管理工作办法》(试行),严格其聘请管理、合同管理、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和安全管理,逐步完善外籍教师和海外人才引进使用管理。

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河北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北大学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实施细则》,继续施行新教师入职宣誓制度和教职工荣休制度,认真遵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印发《河北大学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建成校院两个层面,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级领导、督导队伍、教师同行和学生信息员6支队伍构成全员参与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教学督导。出台《河北大学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首次师德师风考核。将师德师风监督管理列入各单位纪律检查责任清单,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及时惩处,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是加强教师培训。每年划拨100万元师资培养专项经费,定期组织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和常规培训,将师德教育纳入培训计划,并根据需要不定期组织专项培训,重点提升教师师德素养、教学技能、信息技术等,长期服务教师成长与发展。举办“迎庆十九大,毓秀名师风采”主题展览,举办“新时代师德师风骨干网络培训班”,开展了三届“最美河大人”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

四是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要求团体海外进修的教师成立党支部,配备政治觉悟高的党员教师为班长及秘书,强化政治教育。研究制定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实施方案,2019年基本实现“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全覆盖。举办腾博会娱乐,腾博会国际娱乐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训示范班和网络培训班,承办全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训班2期,第一期副省长徐建培同志亲自为培训班开班并作首场报告。

(四)坚持党委领导,推动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改革

一是构建党委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不断完善团学组织格局。

二是深化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改革。设立社团工作部,配备专职教师,每个社团均配备一名党员教师担任政治辅导员。将社团活动内容及性质进行分类整合和体系构建,明确课程学分设置的规则及考核方式。制定《社团选修课主讲教师选聘办法》,将社团活动纳入第一课堂教学管理体系,实现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获得第一课堂学分,教师指导社团活动获得工作量及课时津贴。精简学生会组织机构,探索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是完善学生干部评价体系。实行《河北大学学生会综合素质提升计划》、《河北大学学生会内部管理条例》,从道德品质、知识学习、履职能力、纪律作风等方面设立评价考核指标,进行评优制度改革,建立较为完备的社团学生干部评价体系。采取“星级评定”方式考核社团,并将其与社团评优等级挂钩,通过评比表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将社团负责人纳入共青团评优体系,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

四是不断创新团学工作方法。以新媒体平台为核心,打造“网上学生会”。现阶段,河北大学学生会的公众微信平台影响力稳步提升,总关注人数已突破22000人,公众QQ平台河马菌(河北大学学生会)动态平均浏览量基本保持在1000次以上实现了“广泛化”联系同学和“扁平化”传递信息,提升了学生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深入开展志愿服务。2010年在全国高校首倡成立关心老一辈工作委员会,将关心下一代与关心老一辈结合起来,每年约1900余名大学生参与关老志愿服务,实现了育人与服务共赢的效果。2011年春节前夕,腾博会娱乐,腾博会国际娱乐大学生志愿者们受到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慰问。连续13年推进研究生赴青海、贵州等地开展扶贫支教服务,累计帮助贫困学生3000多名。连续17年开展大茂山扶贫济困活动,连续9年开展关爱女孩圆梦行动。关爱听障儿童、关老应急救援等3个项目荣获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